佞幸:揣度君心曲意媚上的帝王宠臣

历史狂流2019-03-24 20:47:21

帝王在日常生活中,除有后妃、宫女、宦官陪侍外,身边还 有--种地位持殊的男子,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甚至日夜伴随 帝王的起居。

他们或者承恩受宠,或者以媚蒙嬖,或者因佞得幸, 因此被人称为恩倖或佞幸。从先秦的诸侯国君,到明清的皇帝天 子,不论他们是荒淫乱国的昏君,或是明道有为的圣主,身边总 有三五成群的宠臣佞人。就以西汉一代为例,高祖有籍孺,惠帝 有闳孺,文帝有邓通,景帝有周仁,武帝有东方朔、韩嫣,昭帝 有金日碎,宣帝有张彭祖,元帝有弘恭、石显,成帝有张放、淳 于长,哀帝有董贤,这些都是见诸正史记载的(见 《史记·佞幸列 传》、《汉书•佞幸传》)。至于历史上那些以奢淫荒唐著称的帝王,不 理朝政,专事游乐,亲小人而远贤臣,他们身边的奸佞倖臣,往 往有一大片。

如南朝齐后主萧宝卷,就有茹法珍、梅虫儿等恩倖 三十一人,另有宠信宦官王宝孙等十人^萧宝卷常称茹法珍为 “阿丈”,呼梅虫儿为“阿兄”,轮流去他们家游宴,遇上恩倖家有 吉凶之事,他亲自去庆吊(见《南史_齐本纪》)。陈后主陈叔宝还专 门组建了一个“狎客班”,尚书令江总,都官尚书孔范,中书舍人 施文庆、沈客卿,散骑常侍王磋、陈暄,以及阳惠朗、暨慧景、徐 哲等一批文人,经常陪侍陈叔宝在宫中通霄达旦地宴饮。陈叔宝 还从宫女中挑有文才者充为“女学士在酒宴中陚诗唱和(見 《南史·陈本纪》明朝的“荒淫天子”武宗朱厚照,做太子时就宠 幸刘瑾、谷大用、张永等八个宦官,即位后又将钱宁、江彬、张 锐、张雄等依为近侍。他把京城内外玩够了,又四出巡幸,北上 大同、宣府,南下扬州等地,在这批佞臣的唆使下,没做过一天正经皇帝。

历代恩悻难计其数,不过,考察他们的获幸方式,不外如下几种:

其一.恩荫.即凭借父祖余恩,或是家出宠妃,因此获帝王 特别优待,跻身亲信近之列,也即司马迁所说“内宠嬖臣,大 抵外戚之家”。(《史记·佞幸列传)汉武帝的宠臣李延年,本是一 名卑贱的宦官,“坐法腐刑,给半狗监中” 因妹妹获武帝宠爱, 李延年的音乐才华始被武帝赏识,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 印绶.而与上卧起(《汉书·佞幸传》)成帝的宠臣张放,是汉初 名臣张汤的后代义兼为成帝之姑敬武公主的儿子,由此得到成 帝恩宠,娶皇后的侄女为妻,成帝赐宅第赏钱物动辄千万,号称 “夭子娶妇,皇后嫁女' 张放被封为富平侯,常与成帝微服出游 京城街巷馆肆。成帝常对人自称是“富平侯家奴”(《汉书·张放传》

其二,媚色,即因外表俊俏而被帝王视为男色,获得嬖爱。历 史上常有“非独女以色媚,而上宦亦有之” (《史记·佞幸列传》的 反常现象,有些心理或生理变态的帝王,在成群佳丽外,备置男 性性对象,供其玩弄。春秋时期有“龙阳”、“分桃”的典型故事。 秦汉以后更是司空见惯,如汉高祖宠籍孺,汉惠帝宠闳孺,“此两 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汉书.·佞幸传》)以男色获宠最为著名的是董贤。董贤原是郎官,在殹下 值班,“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悦其仪貌”,大为爱幸,任为 侍中,“出则参乘,人御左右”,不仅“贵震朝廷”,而且“常与上 卧起”,所以出了 “断袖”的典故(《汉书·董贤传》)。

其三,奸谋,即玩弄权诈阴谋,故意迎合帝王,伪装忠信,获 得亲近和宠幸。春秋时齐国人易牙揸长烹饪,他听说国君齐桓公偶尔提起想吃小孩肉,梗杀掉自己的幼子,煮成汤给桓公吃.易 牙“杀子以适君”,果然被齐桓公宠信(《史记·齐太公世家》汉武 帝的宠臣韩嫣,小时“与上学书相爱”,汉武帝准备北击匈奴,韩 嫣窥知武帝心意后,“先习兵”,迎合武帝,“以故益尊贵”(《汉书·佞幸传》)。明武宗的宠臣钱宁、江彬都是武夫出身.摸准了武宗 淫色好言勇的本性,为他建“豹房”,献美女,与他谈兵论武,四 出巡游“出征' 因而很得武宗欢心,有时酒醉了就枕着他们的大腿睡觉(《明史纪事本末》卷49)。

其四,方术,即以神仙、迷信、佛道、丹药等获得帝主宠信, 被引为亲近倖臣,多以僧人、道长、江湖术士为主。如汉文帝时 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史记.佞幸列传》)。汉武帝时, 胶东人栾大自称与曾为武帝招来李夫人鬼魂的李少翁同师,“为人 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 他向武帝夸史说: “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武帝封 他为“五利将军' 后加封为“天道将军”,并将女卫长公卞嫁 给他,恩宠无比。(《史记•孝武本纪》)明世宗时,道士那元节在宫 中祈祷雨雪有验,被封为夭下道教总领.极受ttt宗宠信。邵元节 年老,推荐道士陶仲文,陶善符水秘诀,以此又获宠幸,除封 “真人”外,赠官少保、少傅、少师,整个明代只他一人身兼“三 孤' 、陶得宠都有二十余年,不仅位极人臣,连了孙都被封官(《明史纪事本末》卷52)。

其五,才艺,即一些文人、词客、优伶等,因其文才或技艺 而成为帝王消遣解闷的陪臣弄人.以至获宠。汉武帝常与近臣宴 游.其中有一位见识渊博、言词诙谐的东方朔,每次伴君,都能 让皇帝捧腹大笑,"数诏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悦也”,因此武帝 常赐他同餐共食,“常在侧侍中”。(《史记.滑稽列传》)陈叔宝本人 才华横溢,拽长诗赋,所以他身边的狎客江总、孔范、施文庆等, 都是些博涉经史、长于口才的。后唐庄宗李存勖爱好唱曲演戏,倡 优伶人尤能得他的宠幸,群臣的劝谏常如耳边风,而伶官的意见 他却认真听取。(見《新五代史·伶官传》)

此外,还有一些以各种离奇荒唐的方式获得帝王宠幸的。如 汉文帝曾做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这位 帮文帝“上天”的功臣没留姓名,文帝梦中只见这位黄头郎背后 的衣服有个破洞。梦酲后.文帝按梦寻人,果见宫苑巾一位撑船 的黄头郎“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文帝立即召见,“问其姓名, 姓邓氏.名通' 这一姓名亦与文帝梦中情境(洞通)柑符。“文 帝悦焉.尊幸之日异”,后来邓通官至上大夫,赐铜山,“得私铸 钱,邓氏钱布无下”(《史记·佞幸列传》

清乾隆皇帝非常喜爱长 得俊秀聪敏的御前侍卫和珅,数年内把他骤升为议政大臣、御前 大臣、户部尚书、文华殹大学士等。乾隆晚年对和珅更是深信不疑,听任他掌权秉政,作威作福.乾隆曾对和珅说:“吾与汝有宿 缘,故能若是。”和珅获此殊宠,据《清朝野史大观》说,是因为 乾隆皇帝作太子时,非常喜爱父皇的一位妃了,后来这位妃子被 母后以调戏太子的罪名賜死。等到太子获悉赶去,妃子已自缢身 亡。他极其悲伤.用朱砂在妃子颈上点了一点,暗中祈祷来世相 见。二十多年后,乾隆一次偶然看见一位近侍的相貌与当年的妃子相似.再检看侍卫的颈领,居然有一块红印记。乾隆惊喜万分, 心中认定这位名叫和珅的侍卫就是妃子的转世化身,从此对和珅宠爱无比。

恩倖中除极少数人能谨言慎行、庸庸碌碌了却一生外,绝大多数都卷入了当时的政治生活.通过左右帝王,干预朝政.插手 后宫事务,对当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中间有积极的影响,

如东方朔、后唐伶人敬新磨等巧妙地劝谏帝王.使其改过从善,減少暴政对人民的危害;又如卫青' 萑去病等.“以外戚贵幸,然颇 用材能自进”,出任大将,北击匈奴,安定边境(《史记•佞幸列 传》 „但更多的是对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恩倖中有很多人恃 宠骄纵,干犯法纪,虐害吏民,甚至公开地占夺田产,杀人劫财; 有的奢侈淫暴,秽乱后宫,特别是那些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窃 弄权柄,排斥异己.残害忠良,紊乱朝政,败坏吏治,使一姓王朝迅速衰亡。

班固在分析西汉政权崩溃的原因时,就特别指出了 侯人弄臣的罪责:“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哀、平之际, 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西汉的衰败“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汉书 •佞幸传》)西汉帝王宠幸嬖人,导致国家式微江山易主。南北朝 的萧齐、北齐和南陈以及五代时的后唐,莫不如此。


上一节:外戚:靠裙带上位专权跋扈的帝王姻亲

返回上一级>>>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常客与过客

标签: 后宫   男宠   佞幸   帝王  
最新文章